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应用力学教师团队”是长期坚持在教研一线、扎根西部的一支优秀教师队伍。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郑晓静教授的领衔下,依托极端环境下装备效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空间超限探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111创新引智基地、陕西省应用力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大平台和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扎实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团队现有教授7人(其中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2人)、副教授11人。团队长期秉持立德树人育人理念,以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团结奋进、甘于奉献,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信息和力学交叉领域研究特色鲜明,为提升我国极端环境下装备效能的基础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涵养高尚师德潜心教书育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工程力学学科自2006年起培养硕士研究生,拥有王德满等老一辈专家及陈建军、贾建援等知名学者,现由郑晓静院士领衔。团队坚守立德树人初心,长期奋斗在人才培养第一线。扎根西部,树立“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西电精神典范。团队负责人郑晓静院士从华中工学院跟随著名力学家叶开沅先生到兰州大学深造,获博士学位后一直扎根西部,于2012年工作调动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瞄准国家需求,聚焦四个面向,围绕国家/国防装备发展中的瓶颈问题组建团队攻坚克难。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作用,将立德树人融入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等育人各环节。培养的学生具备基础扎实、勤奋实干的突破能力,广受学界赞誉,一批学生得以成长并投身国防成为科研院所中坚力量。团队成员在为人师表、勇于开拓的乐教钻研氛围中快速成长,成效显著,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宝钢全国优秀教师特等奖等荣誉,多人获得省级、校级本科生优秀指导教师奖、师德标兵、师德师风优秀教师等。
秉持立德树人理念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团队长期秉持立德树人育人理念,践行钱学森教育思想,构建高水平力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家国情怀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院士专家全过程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讲授、指导实践各环节,人才培养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心怀国之大者”的新时代力学拔尖创新人才。厚植数学力学基础,加强与电子信息课程有机融合,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培养贯通本硕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工程实际问题导向、循序渐进培养的创新实践平台,实施高校院企双导师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设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精品教材和课程。出版国家精品教材1部、国家精品课程实验配套教材1部,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项、省级一流课程1项、校级一流精品课程2项、教学创新优秀奖1项、精品慕课1项、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项。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力行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创新之路。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改革一等奖、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培养的博士生获陕西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资助,荣获中国无损检测学会斯耐特奖等。
凝聚团队智慧矢志科技报国
团队秉承科技报国之志,瞄准电子结构与装备领域的国家需求,聚焦极端环境下国家/国防装备效能瓶颈难题,开展了信息和力学交叉领域问题的研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提出极端力学,创建极端环境下装备多场强耦合非线性力学理论。攻克高超声速飞行器通信、极端电磁发射环境装备寿命和效能、极端风沙环境雷达高分辨探测、深空环境探测平台高精高稳构型控制等“卡脖子”问题中的多个关键技术难点,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在相关领域的空白,有助于打破国外高超声速电磁流体软件技术垄断,为缓解航空航天领域的世界难题“黑障”提供了有前景的方案。攻克了惯导器件石英加工领域的“卡脖子”难题,在电子结构器件力学领域取得一系列国际先进的原创性科研成果。研究成果得到军委科技委首席专家和本领域多位院士的认可,有效地扩大了我校在科技军民融合和协同创新领域的影响力。攻克航空发动机机热障涂层的多项关键技术。提出航空发动机热障涂层的力-热-化耦合理论,构筑了耦合环境模拟平台与实时测量方法,成果制定国军标1套(含11个标准),被应用于包括所有航空发动机主机所在等12家单位及其10余个型号,提升了涂层的寿命和性能稳定性,被航发系统及涂层研制单位评价为“关键技 术支撑”。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173重点基础研究项目等40余项,科研经费超1亿元。相关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军队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陕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一等奖、ESI高被引论文奖等。
深化产教融合塑造发展新动能
团队注重发挥产教融合优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引领新兴、交叉学科发展方向。成果应用于系外类地行星探测“觅音”计划、防沙治沙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电子结构器件领域的一系列先进技术成功应用到多个中国核工业集团承担的国防某局工程项目,实现了多个类型核电池重要组件的国产化替代和关键技术突破;多场耦合多尺度模型应用于我国某型号飞行器某结构件的设计研发;热障涂层技术成功应用于包括所有航空发动机主机所在等12家单位及其10余个型号;研发的3D视觉检测设备被秦创原春种投资项目转化;提出的光纤传感技术支撑了国宏激光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万瓦级光纤激光器的研制,入围江苏省“双创计划”等。近五年,实现专利转化7项,累计转化金额1218万元。团队成员积极承担国内外学术兼,1人次担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和陕西省科协副主席、2人次担任国际学术期刊主编、9人次担任国际学术期刊编委,3人次担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专委会副主任以及委员,2人次担任陕西省女科技工作协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等。
注重团队建设打造接续奋斗的人才梯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应用力学教师团队”已形成由院士、国家级人才、各类省部级人才组成的老中青创新团队,实现了老中青结合、传帮带传统继承、新老传承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通畅平台,整体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针对电子信息领域国家/国防装备能力提升的需求,聚焦“卡脖子”难题,解决其中关键力学问题,攻克和掌握核心关键理论和技术,提升我国相关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团队成员入选国家级人才1人、徐芝纶优秀教师奖2人、省部级人才1人、陕西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1人等,已成为一支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在信息和力学交叉领域研究特色鲜明的创新型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