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还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回答,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去做。他提出 14 个“如何”。本报“专家议专题”专栏从今天起,邀请各方面的专家就这 14 个“如何”进行讨论,每期一题。今天刊登的 3 篇文章,围绕“如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谈了各自的见解。
解决好三个层次的发展问题
北京大学教授 厉以宁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前进道路上,我们正在遇到或即将遇到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还会面临各种各样可以预料的或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加快发展的战略思路不动摇,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包含三层内容: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首先,必须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同发达国家相比,在经济实力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果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比较,那么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就更大了。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人民的富裕与否、科技水平的高低,都可以归结为经济实力的强弱。不首先把经济搞上去,经济实力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就不可能缩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缺乏相应的物质基础。换言之,只有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才能增强经济实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效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当前,我们面临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就业压力较大;二是农民收入增长较慢。怎样才能不断缓解就业压力呢?要靠发展,使经济增长率高一些。新的就业岗位是在经济增长中产生的。第三产业之所以能多吸纳就业者,是因为人民的收入水平将伴随着经济发展而上升,从而人们的消费支出总额将增长,消费结构将相应地发生变化,第三产业也就发展起来,并相应地增加就业人数。解决农民收入增长较慢的问题,较快地提高农民收入,必须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质量,改良品种,增加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的生产,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见,农民收入的增长归根到底也只能在发展中实现。此外,还应当认识到,财政收入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依存、相互带动的关系。只有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财政收入才能稳步增长。我国前进中的许多问题,都需要依靠国家投资来解决。例如,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投资起主要作用。有了国家为主的基础设施投资,西部大开发的步伐就能加快,农田水利工程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就有资金保证,而这正是提高农民收入,特别是提高西部地区农民收入所必不可少的。
其次,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这是从较深的层次考察发展问题所得出的必然结论。发展首先体现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上,但决不是单纯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应当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上,落实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是我们革命的目的,也是建设的目的;既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是社会进步的目的。应当承认,现阶段我国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方面正面临许多新问题,如地区收入差距较大、城乡差距较大、不同职业群体的人均收入差距较大,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等。所有这些前进中的问题,都需要通过深化改革,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经济和社会能不能协调发展,地区收入差距、城乡差距、不同职业群体的人均收入差距问题能不能逐步解决,直接关系社会的稳定。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内在要求。进一步说,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包括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包括了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是基础,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政治、法律、思想、人才等方面的保证,而人的全面发展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人的素质的提高和智力的充分发挥,必将不断推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
第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是适应于时代要求的发展观,要点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条件,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先发展,后治理”的模式已经给人类社会造成严重后果,环境被破坏,资源被耗竭,甚至使居民的健康恶化和生命丧失,这些损失都是难以弥补的。因此,在汲取一些国家发展中的教训和总结我国过去几十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我国提出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施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包括治理已被污染的江河湖泊,推广清洁生产,对重点区域和流域进行综合开发整治,节约资源,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面积造林等。这不仅有利于经济持续增长,有利于尽快消除贫困和防治自然灾害,而且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当前我们在环境和资源方面所遇到的新问题,也只有在发展中才能解决。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为保护环境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新能源创造了物质条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保证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总之,只有从上述三个不同的层次来全面理解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并落实到行动上,我们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杨瑞龙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除了吃饱穿暖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外,还有安全的需要、感情及归属感等社会需要、尊重感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其他心理需要。共产党人所追求的最高目标,不仅是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而且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使作为社会主人的每个个体的各方面需要都得到全面的满足。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雇佣劳动制度使劳动始终从属于资本,一无所有的劳动者创造了全部价值,但获得的只是补偿劳动力再生产所必要的生活资料价值,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无偿地占有剩余价值。从表面上看,劳动力的买卖似乎是自由的、平等的,是所有权的实现,但一旦交易完成,进入生产领域,我们看到的完全是另一幅景象:一个是颐指气使的生产过程的统治者,一个是战战兢兢的被统治者。劳动者的全面发展完全成为一句空话。既然资本主义私有制束缚了人的全面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就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是什么呢?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手稿中概括为: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强调,个人自由的真正实现不能离开集体,只有在生产资料社会占有的基础上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调节,人类社会才能真正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共产党人追求的最终目标能否实现,首先依赖于社会财富是否极大丰富,即社会生产力水平必须达到相当的高度。然而,社会主义却首先在当时欧洲较落后的俄国取得胜利。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前苏联选择了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我国后来基本上复制了苏联模式。这一模式追求“一大二公”的所有制结构和政府统制的计划体制,结果由于经济的低效率,不仅根本无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甚至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好。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中国拉出了计划经济的死胡同,重新认识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那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必须能够解放与发展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而在消除阶级对立基础上的共同富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对外开放等措施,能够有效地激励人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社会主义当然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只要我们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那么我们就既可以加快生产力的发展,又能促进共同富裕,从而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持续 20 多年经济快速增长的事实,充分证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改革开放使人民群众的口袋鼓了,吃得好了,穿得美了,住得宽了。然而,财富的丰富以及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还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共产党人所追求的更远大的目标是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基础上,使人民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具体来说,就是在经济更加发展的基础上,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尽管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但不等于说它是要等到遥远的未来才能做的事。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伴随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渐进过程,完全可以从现在做起。那么,怎样才能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呢?从战略上说,就是要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弘扬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重视科技教育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等都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就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渐进过程。
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发展不动摇。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才可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而人越是得到了全面发展,其为社会创造物质与文化财富的积极性就越能被激发出来,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就发展得越快,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就越丰富,从而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在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社会主义社会正是在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两个历史过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中不断完善的。
营造良好的经济体制环境
武汉大学教授 曾国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国内生产总值由 1980 年的 4518 亿元增长到 2002 年的 102398 亿元,跃居世界第六位,产品生产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根本性的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虽然在过去 20 多年的时间里,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教育等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要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应对日趋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如何才能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呢?经济发展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但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经济体制改革。正是因为对旧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才改变了我国经济发展长期迟缓的局面,启动了 20 多年经济高速发展的进程。在此期间,经济体制每一次理性的大变革,都带来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新飞跃。我国各个地区和产业的发展,也充分显示了体制改革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因为发展快的地区和产业都是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得较早、较坚决的地区和产业;相反,发展较慢和在地区之间、产业之间的竞争中趋于落后的地区和产业,正是那些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得晚、进行得不坚决、进展缓慢的地区和产业。我国 20 多年来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只有彻底地根除阻碍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坚持不懈地建设新的经济体制,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了 20 多年的巨大发展,但是经济体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事。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对经济体制提出新的要求,从而要求经济体制进一步改革,以不断为社会生产力开辟新的发展空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将近 1 / 4 世纪,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应该承认,无论所有制体制、产权体制、企业体制、流通体制、投资体制、金融体制还是分配体制等,都还存在着大量的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这些体制性的障碍,制约着物质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的增长,压缩了经济发展的空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化程度以及经济自组织、自发展能力的提高,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联系广度和深度的迅速提高,现行经济体制中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部分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现行的经济管制体制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因此,革除现行经济体制中阻碍经济发展的部分,构建新的能够激发经济发展活力的体制,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关键条件。正如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改革要“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
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对包括所有制体制、产权体制、企业体制、流通体制、投资体制、金融体制、公共物品供应和管理体制、竞争体制、收入分配体制、就业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经济管制体制、宏观经济调控体制、对外经济体制等方方面面进行改革,才能建立起适应和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的经济体制,即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应该是自由竞争、公平竞争,经济主体享有经济自由、能够获得财产保障,政府有效地履行其在市场经济中应该履行的经济职能的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快慢关键取决于政府,因为改革本身是由政府主导的,政府是体制的供给主体,而且只有在政府放权和转变职能的条件下,经济体制的改革才可能顺利进行。因此,政府必须具有坚定的改革理念、决心与行动,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总结我国 20 多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一方面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的原则;另一方面要使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和新的经济体制的建设稳固地建立在民主与法制的基础上,能够得到政治体制改革和建设的配合、支撑与保障,从而使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建设既能获得更可靠的制度保障和更具有理性,又能获得广大人民群众更有力的支持。发展是硬道理,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建设必须最大限度地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